主页 > 历史 > 正文

​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?百姓被无情剥削,内部矛盾越演越烈

2023-03-18 14:00 来源:来论网 点击:

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?百姓被无情剥削,内部矛盾越演越烈

安史之乱的爆发让繁荣的唐朝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。有人说,安史之乱要是没有发生的话,唐朝可以存在更长的时间,但是这场战争还是发生了,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呢?下面一起了解下吧!

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 1、经济矛盾

安置之乱发生之前,唐朝还是一片繁荣的景象,然而唐朝的繁荣离不开百姓们的辛勤劳动,唐朝统治者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,整日挥金如土,纵情声色,光是为贵妃院的刺绣工匠就有七百人,杨贵妃三姐妹一年的脂粉钱就达到百万,这使得社会矛盾愈演愈烈,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,为安史之乱的发生埋下了祸端。

2、阶级矛盾

安史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统治阶级矛盾越来越强烈,唐玄宗在位时,有李林甫和杨国忠两位奸臣当道,把持朝政,公行贿赂,这让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深了。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权力争夺越来越深,这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。安史之乱发生之前,君王和臣子,文将和武将之间有不可调节的矛盾,安史之乱一触即发。

3、内部矛盾

除了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之外,还有内部矛盾,当时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了,不得不使用募兵制,但是这些招募过来的军人与地方军阀之间的联系紧密,同样被收买笼络,与将领的关系密不可分,后来在边防还有节度使制度。节度使的权利非常的大,边军人数在不断增加,这让中央军的数量十分稀少,并且质量很差,根本无法和边军相比较,节度使日益强大之后,和中央政权的矛盾也加大了,之后爆发了安史之乱。大家知道安史之乱有多吓人吗?可以了解一下。

壮族,中国56个民族之一,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。在我国,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节日,壮族也不例外,除了春节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、除夕等与汉族相同外,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四个比较出名:歌圩节、中元节、牛魂节和陀螺节,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。

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

1、歌圩节

歌圩节一般指三月三,这是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。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,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,其中以“三月三”歌节最为隆重。“三月三”唱歌的地点比较固定,每到三月,远近几十里内的男女老少,都盛装汇集于此,享受自己民族的狂欢节。

2、中元节

说到壮族的传统节日,中元节不可忽视,它又称“鬼节”、“敬祖节”,是壮族次于春节的大节日。这天,家家户户杀鸡宰鸭,蒸糕做馍,并用彩色纸裁成四季衣裤,以备祭祀之用。白天在家祭祀祖先之后,入夜还要到山角河边,进行野祭,燃香点烛,焚烧纸衣,祈求野鬼别来作祟。

3、牛魂节

传说牛王原来是一位天神,奉玉帝之命下凡帮助人们耕作,壮族人为感激他的功劳,便在其诞辰祭祀牛魂,是为牛魂节。牛魂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,有地区固定在农历四月初八进行,这一天,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,并修整牛栏,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,到牛栏旁边祭牛魂,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。

4、陀螺节

在壮族,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,称为陀螺节,时间为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,历时半个多月。壮族打陀螺热闹非凡,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,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,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。对少数民族习俗感兴趣的朋友,还可以看看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。